研究所的第二個學年,通常是進入目標設定的階段,在這個時節裡,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會碰到"研究論文要做什麼方向?"如此的提問;就好像單身的時候,年齡到了一定就會制式的碰到"什麼時候結婚?",如果已經結婚,那便接著是"什麼時候生孩子?","什麼時候生第二個?",這樣有規則序列性的問題單。第一二次,這些是關心,同樣的問題超過五次,總會覺得對方隱約傳送著"漠不關心"....^^,這時,就讓人啟動了好奇因子,認真的想要知道為什麼問題還是相同而持續?問問題是填補對話裡的安靜?還是這是一種讓提問人安心的練習?或者,這是來磨練人耐心容忍力的課題?!想著這個不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

有時候碰到問題,可以促發進入思考的階段,像是治療室中諮商式的互動,"你對這個有什麼看法?","剛剛提到的OO可以多說一些嗎?";有些時候,重複的模式來自同一個發源地,就自然的在思考之後發現特異,腦子裡也開始出現疑惑的問題,這似乎僅是例行性的關心,至於那些從嘴中表情回覆的說明,就像是進入空氣中就透明消失的粒子,永遠也沒進到問話人的腦袋裡。

有些人感應雷達總是不太靈光,自己也是其中之一,經過社會鎔爐翻轉的歷練,幾次的大小的擦傷,總還是會讓人有了警覺指數提昇的學習,心中仍然抱持著人心本善的中心思想,同時也為了減少捧心捧腹的心痛時刻,有限的提供個人的容忍伸縮尺度。有些人則不同,有神力的可以持續維持本善的想法,無限制的提供包容程度,或許這時候是觀察蹂躪忍受度的最佳眺望時刻。

週遭朋友也遇到不少讓人張著嘴巴,連聲音都說不出的詫異情境,有時候真的讓人難以相信有這樣的事情會偷藏在一些沒有設防的情境裡,比如說最常見的就是從小到大的好友,最後發現有可疑的搬弄是非;或者是形象正義的長官,大談如何經營生活與家庭的話題,最後在路上撞見他摟著外遇;這就向看到高個兒壯碩的人樣,耳裡聽到細小微弱的說話聲音,類似這種會讓人覺得摸不著頭緒的差異對比。不過也就是這些不設防的情境,出現的變異,才容易呈現印象連結上的mismatch;所以這麼說,人們的腦子裡有許多的配對規則落在情境資料庫裡,藉由情境的刺激,取用不同的規則群,有些人際關係因為平時就需要有彈性,所以資料庫的設計也是相對的保留了一些buffering或者是更多的if and then,而有些經驗中得知的較不易變動類型,就會放在佔用容量空間較少的設計裡(不知道資料庫設計有沒有特別的命名...請專家有看到的話,指點迷津),而突兀的反應,就比較出現在那些規則性較強的區塊裡,有些造成當機,有些就是需要稍微花點時間重新開新稍作整理,就可以如往昔的運作持續再前進。

那又有好奇,人們在友情的規則資料庫哩,有哪些既存的規則設定?
而當突兀出現時,會能夠提供多少的緩衝區?

別說情境突兀,就是突兀才會有Hang,才會有需要重新整理開機的情形囉.....
還是這種是雷達不靈光的人才會碰到呢?

情境一:如果發現老友兼好友原來是個經常性的扯謊搬弄是非的人,對於你們之間的友情,有什麼影響嗎?
情境二:一個行善好施的鄰居,經過多年之後才知道原來他是個習慣性家暴者,如何看待這樣的情形?
情境三:在一次團體作業中,兒子回來說他發現同窗好友,原來有習慣性選擇簡易方便的工作任務,
該如何提供他對於衝突價值的調適?

你的尺度為何?尺度的範圍訂定如何取得?
這個雨滴點綴的昏濛早晨,又讓好奇心多了一些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alin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